锣鼓喧天,炮声震天,花灯、风火轮、三通鼓……山村弥漫着节庆的气氛。随着舞狮人的手势与步伐变化,狮头高昂,狮腰扭动,狮尾起伏,狮球摇曳——纸狮子亮丽登场。
杨梅云溪、上云一带的德化纸狮习俗,把长年寂静的山村推向欢乐的海洋。
(资料图片)
石狮、瓷狮、刣狮、风狮爷……泉州人与狮有缘,对狮子的崇拜由来已久。然而,同为狮子,同为保境安民、驱邪祈福的形象,与其他材质和表现形式的狮形象不同,德化纸狮融汇了竹编、剪纸、武术等多种民族传统文化,被当地人当成文化名片,传承久远。德化纸狮习俗于2007年列入首批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德化纸狮缘何而起,怎样制作,如何表演,当下的传承状况如何?让我们到德化县杨梅乡云溪村一探究竟。
竹编加剪纸
狮态懵又萌
林月端,50岁左右,清瘦、黝黑,在村里算得上“年轻人”,如今乡村民俗活动就落在这些村庄“主心骨”上。村里安排他给我们演示纸狮的制作。他制作的纸狮有口皆碑。
依往年,春节一到,村里的长老就会派元宵节的活儿——纸狮、纸龙、花灯、灯谜、风火轮、三通鼓等,相对于灯谜、三通鼓等细活,纸狮、纸龙、花灯、风火轮是手艺活,却也是“粗活”,讲究熟能生巧,乡村不缺能工巧匠。
林月端拿出了制作纸狮的工具——柴刀、剪刀、美工刀,糨糊、铁丝、麻绳,就是这些简单而普通的工具,在一堆竹子和彩纸间摆弄出了纸狮。纸狮的制作主要有三个流程:用竹片扎出狮子的骨架,再以白纸粘成密闭空间,用彩纸装饰狮子的皮毛及纹理,最后用光电装备升级到适宜元宵表演的“夜间模式”。
大小宽窄适宜的竹片是制作狮子骨架的关键,小指大小、硬币厚度的篾片扎起来最是得心应手,扎出来的骨架轻重及坚固程度同样适宜表演。老林手起刀落,一阵子工夫,竹子成竹片,竹片成篾片,稍稍削去篾片上的尖刺,扎骨架的主要材料已备好。
狮子的骨架分成狮头、狮腰、狮尾和狮球四部分,可分部分捆扎,再合并成型,总长度宜控制在2米左右,总重量20斤左右,这样舞动狮子才能得心应手。老林经验老到,选用带竹青的篾片为骨架的外围支撑。竹穰的硬度会差点,用在受力稍轻部位。狮头用竹篾绑扎成圆柱体,选一端上部分另扎出一半圆截面为狮脸,再用细篾片在上半截面扎出凸眼和高额,又在下截面编扎出高鼻和大嘴。狮头侧后加装长条状和块状竹编,作为前狮脚和狮耳。十二个(闰月十三)竹圈用细麻绳前后串联,即为狮腰,这样设计制作的腰身可伸缩起伏自如。狮尾,即狮子的后肢部分,主体为竹子编成的圆柱体,外加小短脚和细长尾巴。狮球的编织更见工艺,先用细篾片编出36个小圆圈,再将小圈拼成一个小圆球,其实也就是一个三十六面体。到这时,铁丝的大用处该派上用场了,将狮头、狮腰、狮尾和狮球四部分用铁线串起,再将两根竹把手固定在狮头和狮尾上,狮头的把手要穿出狮头上方弯曲到狮额之上,要用它挂上摇摇晃晃的狮球呢;同时,在狮颈部还会挂上一些铃铛。至此,一头竹篾编扎的狮子,雏形已现。
“仅仅是竹编的狮架子未免寒酸了,下面主要工作是把狮子打扮打扮,让它更适宜在元宵夜间表演。”老林说。我们没有时间看他制作纸狮的全部工序,他拿出往年的纸狮向我们详细地介绍。
第一步,先在狮身、狮尾和狮球加装固定烛台,在狮眼安装反光板或小手电。第二步,用透亮的白纸黏合封闭狮子骨架,只留底部可放入烛台及点火的小窗。第三步,用彩纸装饰整头狮子:粘贴上条状彩纸模拟狮的毛发,狮头部分宜重点装饰,红色狮脸最为醒目,剪成齿轮状的彩纸装饰狮眉、狮鼻、狮口,以此来突出狮子的威严。第四步,在狮颈部挂上一些铃铛。装饰工程基本完成,一头灰色调的竹狮幻化成一头五彩缤纷的纸狮。与传统印象中的狮子形象相比,纸狮显得有点呆萌。
一头融汇竹编、剪纸民间艺术外加光电效果的狮子,“懵萌”地在等着重要的时刻,出场。
传承中创新
狮步蹁且跹
一个老手制作一只纸狮得花4天的工夫,有时赶工的时候要全家齐上阵。为了喜庆的元宵,村里很多老人小孩都是这样过来的,乐此不疲。大家盼着元宵节。在云溪,没有纸狮的元宵是不完整的。
“十五打狮,十六迎灯。村里代代相传着这么一句俗语。”云溪村退休教师林月诚介绍,明永乐年间祖上林慧六到尤溪县廿九都看元宵受到启发,在云溪首倡迎龙灯活动,后来增设了纸狮、风火轮、三通鼓、车鼓等,或许有保境安民、驱邪祈福的用意。
然而,在“泉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”公众号文章《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——德化纸狮习俗》里有这样两句话:“德化县杨梅乡云溪村和上云村的舞纸狮习俗活动,源于唐睿宗年间(710—712年),兴于明末清初时期”“据杨梅云溪村《林氏家谱》记载:清朝康熙元年(1662年),德化县杨梅乡云溪村的乡绅林公训,到尤溪县梅仙镇学艺,结合本地群众的集思广益,寓意于狮有使人敬畏的威严,其意义深远,创造出纸狮这一独特民间艺术。”云溪纸狮出现的具体时间还有待考证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纸狮的制作与表演在云溪一带已传承了数百年。
每年的元宵还是如期而至。说起元宵节,林老师如数家珍。十五日傍晚,锣鼓和鞭炮声起,狮身、狮尾、狮球的蜡烛该点上了,游村队伍在祖厝埔上堂整队集合,既定拜祭祖先的表演开始了,主角为纸龙和纸狮。纸狮的表演,又称“打狮”,通常是双狮表演,嬉戏打斗。表演者脚踏似南拳“三战”步伐,进退有度;双手执手把,左右交叉挥舞纸狮,时而前后,时而左右,时而上下,狮子腾挪跳跃,进退扑杀,狮身起伏,狮腰扭动,狮球摇曳,狮铃叮当,烛火从狮身透出了温馨的光,在彩纸的映衬下熠熠生辉,好一对漂亮又威猛的狮子。或许有人会说,纸狮表演程式太简单,架势粗犷。事实上,每头纸狮重达20斤,一个成年人双手左右交叉挥动起来并非易事,强体健身已绰绰有余,要求再做更多的动作就勉为其难了。接着队伍再到祖厝下的慈济宫拜祭神灵,尔后便是全村游行了。一老者推着风火轮在前面领队,纸狮紧随其后,后面还有纸龙、车鼓、三通鼓等,巨大的火龙在山路村舍间蜿蜒盘旋。队伍经过民居时,主人便迎了出来,燃放烟花爆竹,祈求平安幸福。烟花爆竹声和着锣鼓声,人群的喧闹声,山村沸腾了。过了十五,元宵节庆还在继续——十六再迎一夜,十七晚只迎花灯不舞纸狮纸龙。一个元宵节,时长达三天之久。在云溪、上云一带,对于元宵节的热情,村民们总愿意一再延续。
“当年云溪、上云一带的元宵就是这般热闹。近几年元宵节气氛冷了下来,现在反而是三月十五更加热闹了。”林老师说,现在生活节奏快,春节回家的年轻人到了元宵时很多已离开家乡进城了,云溪、上云村因势利导,把纸狮、纸龙、三通鼓等表演融入当地三月十五“过关”传统习俗中。村里家中有小孩的,谁都愿意为小孩的平安幸福而回家,同邻县尤溪、大田来到云溪的父母们一起替小孩“过关”,有时人数可达上千人之众。
除了举办时间的变化,笔者有幸见到一张旧时云溪纸狮的图片,发现这些年来纸狮也在与时俱进。第一点,早期纸狮的“纸”,是竹浆纸,为白纸、黄纸、红纸,而现在更多采用的是彩色锡纸,披金挂彩,更为艳丽。第二点,纸狮的面目变化很大,大而言之,近年来狮子面目较早期略显粗糙。例如,早期眼睛装有反光板或小手电,近些年狮眼常仅装一个小竹筒,用胶布封上,里面空空洞洞的。此外,听说早些年舞狮者的步伐更为严谨周正,近些年由于传承人青黄不接,已少有人能踏出正儿八经的“狮步”。村里的老人称,以前农民忙完了几丘田以后,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休息,可以做一些“不正经”的事儿,现在大家没有那份时间,也没那份闲心了。俗话说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与创新,或许这种改变也是传承与创新的一部分,任何事物都没办法“遗世而独立”。
“疫情原因,乡村民俗活动已停办有些年了。明年的三月十五一定会很热闹。”村里的老人们对下一个有纸狮、纸龙、花灯、三通鼓的节日,翘首以待。听他们的语气,这种期待是根植在骨子里血脉中的,是村庄向外传递,代表着中国传统村落云溪的一张文化名片。
□连江水 文/图(除署名外)
标签: